鲁发[2005]9号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就我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者,也是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我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力促进了高校稳定,为全省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在校园文明建设、德育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推进。第三,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新内容、新载体。第四,建立了一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3.我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经验。第一,提高认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素质的办学思想。第二,确立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思想政治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第三,服务大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第四,狠抓落实。坚持虚功实做,虚事实办,软件硬做,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政策、载体由虚变实,机制、体制、队伍、投入由软变硬。第五,处理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4.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团结协作意识较差,有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有的心理素质脆弱,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大局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缺失。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5.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在全球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长期存在,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国内看,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对此,我们绝不能丧失警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6.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7.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2)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4)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5)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8.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是支柱,民族精神是灵魂,道德情操是基础,全面发展是目标。要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提升文化认同,健全公民人格,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要紧密结合国际局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精心编写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摆在重要位置,作为重点课程建设。
10.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密切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要引导大学生密切关注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形势政策教育要有固定课程、固定师资。教材要常编常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学校领导和有关专家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
11.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利用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在民族精神、科学与人文教育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要充分结合国情,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
12.发挥所有教师教书育人作用。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政治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严于律己,以德施教。有条件的大学要推行大学生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德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要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师德评定要成为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考评和聘任的重要条件。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切实加强教材管理,在讲台上和教材中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四、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思想,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教育实践、军政训练、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环节,要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提供保障。对大学生开展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予以帮助,地方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对于社会公益活动、红色旅游等活动,各级政府和高校要共同加强组织引导,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便利条件。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要一律实行免票。
14.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把高雅艺术送进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丰富道德体验。按照既有齐全的现代化功能,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原则,打造高品位的“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切实做到校园规划布局美、标志工程建设美、生态环境美、人文环境美。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的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15.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建立校园网络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人。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主动建设、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上网特点的网络管理工作队伍。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高校校园网络管理领导负责制,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完善实时监控。把网络作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的新渠道。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受学生欢迎的校园主网站。要牢牢把握校园网络舆论主导权,形成既有效防范有害信息传播,又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6.加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力度。要实现“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学生党支部要成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团结广大学生共同进步的政治核心力量。继续创新学生党建机制,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积极支持将党支部活动拓展到学生社区和社团,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要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按学术梯队设置党支部的新模式,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7.发挥共青团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重点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重视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培养,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要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教师做团的工作,保证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18.建立健全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的指导,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努力为广大学生服务,代表和维护广大学生利益,真正成为党、政府和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纽带,成为广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
19.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规范管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引导监督兴趣爱好型社团。要精心选配社团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六、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20.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广大教职工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21.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把建设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加强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创造条件,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博士授予点,选拔推荐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进一步深造,学成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选拔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出国进修培训,列入公派出国留学、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团校、行政干校的作用,对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教师骨干等进行定期培训、轮训,每年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严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鼓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申报。要建立专项评优奖励制度,定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评比表彰,树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
22.要特别重视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广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作用不可替代。各高校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那样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像关心业务学术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辅导员、班主任的成长。院(系)的每个年级都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3.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问题的相关政策,有关部门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措施。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等配套措施。各企业、事业、民办等单位都应创造条件向大学生积极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各级政府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为大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24.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系统,积极为大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创造条件。
25.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管理、教育资源,建立帮助学生成才、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大学生服务体系。要从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抓起,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和活动中心的管理,不断满足他们在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26.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要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大学新生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构建大学生心理监控体系,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警机制。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按与学生l:3000左右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帮助学生健全完善人格。
八、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27.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要坚持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时反映高校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28.全社会要为大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体系。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村镇要积极配合,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29.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努力营造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优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依法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歌舞厅、电子游艺厅、洗头房、网吧等经营性活动场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优先考虑高校周边卫生整治和绿化建设,配合学校做好环境育人工作。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安全责任制,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知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九、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30.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要每年进行一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联系高校制度。要重视和加强民办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1.各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等院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订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党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校长要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评估。
32.要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积极保证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开展活动、表彰奖励等经费需要。高校每年应安排德育工作专项经费。要多渠道筹集经费,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3.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检查与评估。
3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建设高校德育研究平台。各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列入规划。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要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5.民办高校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办学内容抓紧抓好,坚持社会主义育人方向。党团组织不健全的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团组织,理顺组织关系。民办高校的上级党团组织,要把领导和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责任,明确领导分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