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爱洒乡村——校友孟凡珍、张波做客第十三期大爱讲堂

文章来源:学生处时间:2015-10-26浏览:19

      10月25日,我校校友“全国劳动模范”孟凡珍、“最美乡村医生”张波做客第十三期大爱讲堂,他们以真诚质朴的语言,讲述了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与感悟。本次讲座由学生工作处处长陈吉义主持。

      讲座前,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敏教授接见了孟凡珍、张波两位校友,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询问了他们工作和生活情况,希望校友们能够常回母校看看,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学校会在校友进一步深造、专业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一如既往地支持校友们发展。

      张波1995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放弃了在市医院工作和出国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微山县微山岛上办起了门诊。他说,微山岛上村民收入低,看一次病要耗费大部分积蓄,父亲就是因为不舍得看小病而积攒成了大病,在这种情形下,他带着老师送给他的一句话“三分行医,七分做人”和近两万元的药物回到了家乡。如何让百姓信服,如何当百姓的贴心人,从第一天看病起他就提出“先看病再给钱”的做法,这也是国家所提倡的。他认为,人要有梦想和追求,再难做的事,都要奋力拼搏、坚持到底。坚持住、大胆干,只要任劳任怨好好干,就一定能干好。如今,他又开始规划老人护理院和孝德养老生态基地,实现“以医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

      孟凡珍从医30多年,一直扎根农村,把群众当做亲人,一心一意为群众看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获得了省和国家的各项荣誉。他从小立志学医,看到乡亲们受病痛折磨就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学成后,他回到家乡创办了卫生室,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不断进修学习,用精湛的医术为乡亲们解除痛苦,为群众们解决了看病难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愿望。为解决腰腿疼痛病,他翻阅古籍,又经过数百临床实践探索,终于找到一种方法成功治愈了腰腿疼病症。三十多年来,运用这一技术已治愈了十几万患者。他认为,医生这个职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不仅能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疼痛,还能给予精神上的慰藉。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须全心全意的投入,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无论身居要职还是身处基层,这都无关紧要,只要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就会获得群众的信任与爱戴。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王传军在听完两位校友报告后说,他们一位是全国劳模、“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一位是山东省劳模、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政府的认可,受到群众的拥戴,靠的是奉献和爱心。他们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践行了我校 “明德、仁爱、博学、至善”的校训,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结合济宁文化诠释了我校校训,解读了他所熟悉的孟凡珍和张波。

      陈吉义总结说,我们的两位优秀校友,以自身的经历为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一份责任、一份爱,感受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和担当。在他们身上,“医者仁心”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完美诠释,他们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医者悬壶济世的神圣职责,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的事迹,应该在大家的内心深处,引发深刻的思考;他们的事迹,足以影响大家对于未来就业、创业的选择。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校学习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积聚力量。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宣传(统战)部、微山县卫生局、学生工作处、团委负责人、辅导员老师、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