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发布时间:2023-06-06浏览次数:10

  流水薄情,生命脆弱,看似平静的水域藏着许多安全隐患,随着气温持续升高,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期。各位同学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

  1.意外落水。在水边活动时失足落入水中或不慎被卷入水中。

  2.打捞物品。物品掉落水中后,在对水域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打捞。

  3.下水后感到不适。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出现四肢痉挛、抽搐等症状,导致失去自主能力。

  4.不可抗力影响。被水草缠住或身陷漩涡,无法挣脱。


    二、溺水时应如何自救?

  1.切勿惊慌。溺水后需要迅速冷静,因为挣扎会促使身体下沉。这时应该把鞋蹬掉,脚用力下蹬,手向下划水,保证头部露出水面。若身边有漂浮物则一定要抓紧,如果周围有人应尽可能呼救。

     2.放松身体。如果周围无人,要尽量放松全身、保存体力,尝试让自己采取仰卧位,使头部向后,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顺着水的起伏,用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等待救援。

  3.冷静应对。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4.听从指示。被救助过程中,严格服从救援人员安排,配合救援人员行动,保持头脑冷静、情绪平稳,切勿束缚救援人员,避免二人都因体力不支而溺水。


      三、他人溺水时应如何施救?

      1.立即拨打119110,呼叫专业人员救援,同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援。

      2.向周围大声呼救,寻求有专业能力的人救援,切勿独自下水救援,切勿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

      3.将救生圈、救生衣、气球、书包、饮料瓶等漂浮物抛出,或者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好,将另一端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四、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熟悉水性的人带领下,到专门场所学习游泳。

  2.不要独自在海边、河边或池塘边玩耍。不要靠近标有“水深危险”指示牌的水域。

  3.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4.即使学会游泳,在游泳前也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5.如遇到暴风雨,要注意行路安全,若路面被雨水淹没,千万不要趟水行走,应绕道而行,确保路面安全。

  6.自觉爱护水域安全设施,熟悉警示标识,遵守相关规定。


    五、严防溺水事故,谨记“六不准”、“四牢记”

    (一)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专业人士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防溺水“四牢记”

  1.  天气再热,不到水中去降温!

  2.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3.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海河无情,生命无价,不要被碧波蒙蔽了双眼,不要因清凉而失去判断。请各位同学提高安全意识,在靠近未知水域和入水游泳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谨慎小心,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统稿:徐嘉文  责编:王文铖】